玻璃磨砂贴的最基本构成
建筑玻璃膜是由聚酯基片(PET),一面镀有防划伤层(SR),另一面是安装胶层及保护膜复合而成。施工安装时,将保护膜揭去,露出胶层的一面贴于玻璃内表面(如果是特别设计用于外贴的膜,则贴与玻璃外表面)
PET是一种耐久性强、坚固、高韧性、耐潮、耐高、低温性均佳的材料。它清澈透明它本体染色、金属化镀层、磁控溅射、夹层合成等多种工艺处理,成为具有不同物性的膜,以适应于商业大楼、住宅、商店橱窗、银行柜台、汽车或船舶等不同场所的需要。建筑用玻璃贴膜主要分为两大系列:建筑节能膜和安全膜。主要品种有:本体染色膜、热反射隔热膜、低反射隔热膜、高透光磁控溅射膜、低辐射(LOW-E)膜、博物馆及档案馆专用膜、磨砂及半透明装饰膜、渐变装饰膜、透明安全膜等。四大基本特性:隔热节能,抗紫外线、美观舒适,安全防爆。玻璃贴膜在建筑工业中可以被称为:“两栖”产品,它发既可用于旧楼翻新,也可用于新建大楼。
建筑玻璃膜之所以能隔热的原理是什么?
要探究这个问题,就要从生命之源-太阳说起。几乎所有热量都来自于太阳光,作为电磁波的一个部分,太阳光谱分为紫外线(210NM-380NM),可见光(380NM-780NM),红外线(780NM-2800NM)三个部分,这三种光线各自携带的太阳能分别为3%,44%,53%。其中紫外线最具杀伤力,红外线产生主要热量。建筑玻璃膜的目就是要隔绝几乎所有的紫外线(防晒保护),最大限度的阻隔红外线(隔热),为安全考虑,又要透过足够的可见光。
科学家们创造出这样的光谱选择技术,主要是利用金属粒子对不同波长光线的不同反射率原理,通过单层或多层金属溅射技术,在薄薄的PVC基材上涂覆多层贵金属粒子,在保持透光的同时又反射了几乎全部的紫外线和最大限度的反射红外线,实现不可思议的隔热效果。建筑玻璃膜关键技术只掌握在全球产量排名靠前的几家美国大厂手里,而最先进的多层金属光谱选择技术则同步应用于美国航空计划。
如何辨别建筑玻璃膜性能的优劣呢?
建筑玻璃膜历经几代,从染色膜到当今的磁控溅射多层金属膜,种类繁多,性能各异,那么,建筑玻璃膜性能分为透光率,紫外线阻隔率,红外线反射率(隔热率)几大指标。紫外线杀伤力最强,但由于波长最短,大多数建筑玻璃膜都可以达到98%以上的阻隔率;可见光部分人的肉眼可以感觉是否通透,但实际数据需要仪器测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公安部的透光率计,其测量基准为560NM(可见光范围380NM-780NM)。
由于装贴建筑玻璃膜的主要目的是隔热,所以如何测量隔热率指标无疑最为重要。目前市场上通行的做法是感觉式测量,即采用贴上建筑玻璃膜的玻璃在太阳灯前方照射比较阻隔热量效果,其优点是直观感受强烈,缺点也很明显,人体感觉误差较大并且容易作假。
这时采用仪器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测试建筑玻璃膜透光率和红外线阻隔率(隔热率)的国际通用单波段标准为560NM和1100NM,采用这种标准仪器进行测量,可以客观的反映和比较建筑玻璃膜性能,即使不是绝对精确,与只靠公布数据甚至任意夸大数据蒙骗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天壤之别!
如何挑选建筑玻璃隔热膜?
目前市场上的贴膜店大部分能诚信经营,尤其像龙膜、3M、威固这样名牌产品的正式代理商,它们公布的数据指标都经过制造厂商和权威机构的严格检测和认证,顾客到这些商家只要比较一下它们不同型号的价格、性能以及颜色,挑选一款适合的建筑玻璃膜就可以了。但是,市场上也有少部分经营者,抓住顾客又想价钱低又想贴高性能膜的心理,炒作概念,任意夸张性能数据(隔热指标及透光率),某些不负责任的数据即使理论上也不可能达到,把低挡次的膜宣传成几乎是世界上最好的膜。顾客来选购时,又通过诸如:一、对比灯光瓦数不一样;二、贴双层膜;三、测试的膜和贴的膜不一致;四、在玻璃上做假等手段欺瞒消费者进行消费,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上了大当,还以为捡了便宜!尤其是不了解光学,建筑玻璃膜专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非常容易受骗上当。所以在购买建筑玻璃膜前,一定要要求经营者提供膜的测试数据相关证明文件及现场真实的测试效果(裁一块单膜而不是事先做好的贴膜玻璃,最好用仪器测试,以防作假),尤其对任意夸大数据的膜店更应提高警惕,以防受骗。
购买膜时,考虑到贴建筑玻璃膜是一次性投入,应尽量到能提供真实数据的贴膜店,根据自己的要求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建筑玻璃膜。时下建筑玻璃膜市场还没有相应的行业规范,提醒消费者购买防爆膜产品时,要注意认真鉴别,一是了解清楚建筑玻璃膜的原产地,生产厂家等信息在互联网上一查便知。二是要求经销商提供原厂保质书。贴膜一般最少保质5年,但有的商家承诺保质8年以上,这时不妨问一下能否提供原厂保质书?三是商家公布的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如:有没有鉴证报告,国际上有窗户日光集团等权威机构,国内有公安部等官方部门鉴定;有没有国际通行标准的检测仪器,数据是否真实让事实说话。某些品牌就钻客户没有条件检测的空子,任意夸大性能数据(某些不负责任的数据即使理论上都不可能达到),致使建筑玻璃膜市场真假难辨,价格低廉的产品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