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利:广告商变身种粮大户

“遇上饥荒年,2个烧饼和1斤黄金你要哪个?”面对人们的好奇,由昔日广告商变身今天种粮大户标兵的孙永利常常会这样反问。
  2008年,在外打拼近20年,挣下不少家产的孙永利回到了老家河南博爱县金城乡南庄村,又吃起了农饭。这是一个传统粮食生产村,人均1亩半地,但村民收入并不高。
  “邻乡邻村都开上轿车了,我们这儿才顶多骑个摩托车。”回到老家的孙永利第一个感受是农民最辛苦了,付出劳动最多收入却最低。为啥,没有挣钱门路,只会从土里刨食。
  一个现实例子是,孙永利的一个同学,家里种了6亩地,4口人盖房子花15万元,欠外账9万元。如果光靠6亩地粮食,大约10年才能还完。“我对他说土地流转吧,加入合作社,我给你找个门路。”当时我看中一个产业,投资小,就借给他15000元,让会做木工的他做婚纱店、广告公司都需要的画框,一个机器6000元,头3个月就赚了5000多元,第四个月一个月赚4000多元。他让爱人在家经营,自己去郑州打工,一个月挣5000元。到去年底,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账还完了。
  “我一直想咋样才能把赚钱的理念灌输给农民。”在投资120万元购进30多部大马力的拖拉机,玉米、小麦收获机等农机具,组建农机合作社后,孙永利回家后的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搞土地流转,成立了种植合作社。2009年10月,孙永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在南庄整村流转土地1160亩。
  土地交给了合作社经营,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开始走出去赚钱。村里上千口人,以前只有四五十人外出打工,现在至少有300人。而50岁以上妇女、60岁以上男人就在合作社上班,男工一天30元,女工一天20元。
  孙永利不无得意地说,你到庄上随便找一个人,让他算算流转前后的收入,最少翻三番。
  2010年,孙永利积极争取上级农开资金150多万元,自己配套资金60万元,为生产园区修路、架桥、打井,大幅度降低了农作物种植成本。同时,为提高粮食产量,他们引进新型农机深松机及免耕机,对1000多亩小麦全部进行深松和免耕播种,平均亩产增加50公斤左右。这一年,孙永利成了全省种粮大户标兵。
  “此外,还有100亩山药,100亩生姜,山药利润刚好顾住1000亩的承包费(100万元)。以经济作物收益来补粮食作物。粮食丰收,经济作物创收,那一年是名利双收。”孙永利说。
  42岁的孙永利当过民办教师,后又经商做起摩托车生意,直至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广告商。出身农家却没有专门种过地的他,如今说起种子、化肥、轮茬等名词却头头是道。
  而他更看到了耕地的宝贵。去年冬季,他带人把全村的瓦窑、鱼塘等废弃地进行了整理,一下增加了50多亩土地。村里有一条斜路,孙永利自己掏了60多万元将其拉直,直达县城。
  这几年,孙永利陆续投到土地上300多万元。“有人说你有这钱要搞工厂不是早发了?我说我不干厂,我是农民。这是持久性产业,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土地。你有1000万元,我有1000万斤粮食,我觉得比你富有。”
  用现代眼光重新打量这块土地,孙永利想在这块地上做的事情太多了,除了小麦、山药、芋头,还可以搞些绿化苗地,现在农民也都讲究要绿化美化家园:“我下半生全部都要投到农业上来。第一个基础还是先把地种好,不能等地黄了再去投资农业生态游。如果该打1000斤,你种成500斤,我还得罚你。”
  “搞农业我不害怕,很有信心。昨天我们几个还说,看吧,我们庄2013年将是盖房高潮,2014、2015年就是购车高潮。”说话时总是面露微笑的孙永利,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 发布时间:2012.03.22    来源:    查看次数:1219